彰化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大結盟 聘請古雎伯董事長加入如虎添翼

彰化縣新聞記者公會由理事長吳三伯、常務監事張德欽、秘書長林棋、前榮譽理事長蘇副賓等特別聘請台灣玻璃館董事長林肇睢(古雎伯)為彰化縣新聞記者公會第二十五屆榮譽理事長。(記者吳晟明攝)

【記者吳晟明/彰化報導】彰化縣新聞記者公會由理事長吳三伯帶領團隊深受各界認同及讚揚,加上有榮譽事長林肇睢協助之下必將如猛虎添翼,大有可為,日後該會會務一定會更加圓滿、成功。

20多歲的林肇睢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回來,開始接手家中的台明將玻璃公司,而有機會到世界各國去做產業行銷。過程中他發現不論是先進國、開發中國家、未開發國家都有傳統產業。加上玻璃已發展四千多年,又是在百年內很難被取代的材料,在一百年內都不用擔心被淘汰,所以他認為玻璃產業仍然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聘請台灣玻璃館董事長林肇睢(古雎伯)第二十五屆榮譽理事長合影留念。(記者吳晟明攝)

經過諸多資料和分析,林肇睢明確將玻璃產業定位為民生工業,往後的產品和發展方向也以此邁進。從這基礎上再進一步定調自己,要成為臺灣根深蒂固的民生工業,希望日後世界各地的人一看到玻璃,就會想到臺灣,就像人們看到速食就想到美國,說到名錶必屬瑞士一樣。

因為明確的定位和理想,讓林肇睢堅持根留臺灣,當許多產業西進、南進的時候,集結一百多家不外移的玻璃同業,一起成立一個聯合展示行銷據點,希望國外買主到臺灣後不需要東奔西跑,一個地方就能看到臺灣所有玻璃加工的產品,後來便演變為現在的玻璃館。

彰化縣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吳三伯特別肯定讚賞台灣護聖宮玻璃媽祖廟主任委員林肇睢所領導的團隊、用心積極造福地方,受到社會各界人士掌聲。(記者吳晟明攝)

台灣護聖宮玻璃媽祖廟玻璃館設立後,意外的受歡迎,參訪遊客非常多,於是台明將團隊轉念一想,計畫在臺灣建立一個跳脫世界思維的模式,打造世界最大的玻璃樣品。由於臺灣的宮廟信仰十分普遍,最後樣品主題便鎖定了媽祖廟,因為臺灣的宗教信仰中媽祖的比例最高,信徒約有600萬人口,於是世界首座玻璃打造的媽祖廟因此誕生。

據了解,「台明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西元1943年,初創之時,從事小面積的鏡片生產及加工,提供化粧鏡、室內穿衣鏡等產品,而後擴展為玻璃經銷商,除了提供玻璃素材外,並提供切片服務。而今則因產業技術的升級、機械的自動化,進而供應傢俱玻璃、衛浴玻璃、工程玻璃、食器玻璃等產品,客戶更橫跨玻璃業、衛浴業、營建業、禮品業及貿易業。

在這70年的歲月中,「台明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秉持誠信至上、永續經營的信念,經歷了三次的規模擴充及祖孫三代的奮發經營,現今擁有鹿港芳苑3個廠,員工144名的中型企業規模,年營業額突破20億元。

「台明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秉持「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的理念,以品質、品牌、效率、創新凸顯特色,並於2000年起,積極整合價值鏈團隊資源,在高度競爭的產業環境發展群聚策略,優先供應群聚廠商生產,隨時保留20%的產能支援其他廠商,以調節國際大廠淡旺季的需求,以整合資源的方式創造價值,致力提供顧客全方位創新服務。

「台明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日前開始推動「玻璃產業群聚」的加強整合廠商,基於台明將公司的號召促使彰濱玻璃產業群聚效應逐漸發酵,更著手規劃於新廠成立以群聚廠商的產品服務為展覽主角的台灣玻璃館,在2樓空間建置了佔地700坪的資訊館。

「永續經營」是「台明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長久以來的發展理念,台灣在一片產業外移聲浪中,「台明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卻堅持要根留台灣,林肇睢董事長常說,競爭無所不在,要生存就要面對競爭,抱持著與其外移,不如根留台灣,台灣的產業要向下紮根壯大,再放眼國際,創立永續經營的標竿。

Check Also

公共藝術《日日》光影美學 中捷文心森林公園站新嬌點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為提升乘客體驗及增添台中城市藝文美感,致力推動公共藝術,揉合自然與光影色彩美學的設計,搭配公園盎然的綠意,以公共藝術擁抱這座城市,深厚美學台中的藝術氛圍及文化底蘊,吸引台中市民及旅客停駐片刻,重拾內心悠閒的平靜,台中捷運繼首座作品《尚水》日前在舊社站揭幕後,第二座作品《日日》目前已在文心森林公園站常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