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預測抗藥細菌加速醫療數位轉型 陳朝榮教授榮獲未來科技獎殊榮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為透過臨床菌種鑑定流程的產生的質譜訊號,可以預測抗藥細菌的風險,不僅能有效縮減臨床醫檢師檢驗流程,輔助臨床醫師精準使用抗生素,降低重症發生率,同時減少抗生素濫用造成的問題,並有助於加速台灣醫療數位轉型;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陳朝榮教授技術團隊,2022年4月發表國際知名期刊《微生物光譜》Microbiol Spectr並獲得美國專利,榮獲2022年科技部「2022未來科技獎」殊榮,稱得上實至名歸。

Read More »

新冠確診逾兩百萬人肌少症 中西醫合治「新冠後肌少症」

(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染疫後易爆瘦 ? 好嚇人!新冠疫情近期又再飆升,七十歲的S阿姨不小心確診新冠肺炎,之後不僅容易咳嗽,也時常胸悶易喘,呼吸道發炎症狀持續不退,而更驚人的是,S阿姨在短短一週內體重驟減10公斤,出現典型的肌少症現象,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體力也變差。

Read More »

實踐「人與仁」為本的人生哲學 馨蕙馨醫療體系尤瑜文院長落實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以人為本、以仁為本!」「博而通」的人文涵養能讓人生充滿無限可能;人的成長過程都受到很多人的幫忙,所以要充實自己,才有辦法去幫助別人、回饋社會。中國醫藥大學《典範校友》、馨蕙馨醫院尤瑜文院長將人文涵養力行於生活日常,猶似走動的溫暖發光體,給人歡喜、給人關懷、給人信心,讓周遭友人臉上都帶著幸福的笑容。快樂是什麼?人人都有不同的領悟。尤瑜文醫師態度懇切的說,當醫生的初心,就是要把病患治好,每當看見病人和家屬臉上的笑容,就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快樂的源泉。

Read More »

智慧醫材跨領域加值創新交流會 中國醫藥大學與工研院共同舉辦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AI智慧醫療及健康照護已成必然趨勢,為加速醫材的創新造福社會,中國醫藥大學和工研院2022年9月1日共同舉辦「2022智慧醫材跨領域加值創新交流會」參與踴躍,中國醫藥大學洪明奇校長致詞鼓勵台灣產、學、研、醫和法界跨領域合作,促進醫材創新造福社會大眾;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肯定台灣自主研發的醫材品質具國際水準,有賴跨界的努力繼續創新發展;衛福部食藥署吳亭瑤主任則稱許中醫大「校院一家」推動醫材研發跨領域合作的成效斐然。

Read More »

兒童染疫長新冠症候群 高達73%為後遺症所困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自從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發生部份染疫患者有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且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台灣至2022年4月期間才開始有新冠病毒在社區大幅度的流行,其中,大約有20%是屬於青少年及兒童,這些染疫後的兒童有一至三成的機會,會出現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的恢復期,仍有高達73%出現後新冠症狀的染疫病童,仍持續煩惱其身心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他們的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台灣醫界長時間的關注。

Read More »

2022馬來西亞台灣高等教育展 中國醫大助學子來台就學圓夢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2022馬來西亞台灣高等教育展》2022年8月19日至27日起分別在吉隆坡的世界貿易中心、北馬吉打州的雙溪大年新民獨中、南馬柔佛州的寬柔中學古來分校三地舉行,來自台灣共超過81所大學校院參與2022年馬來西亞台灣高等教育展盛會,會場吸引超過一萬名的馬來西亞高中學生參觀,為盼經由台灣高等教育展能吸引更多的馬來西亞學生2023年到台灣就讀圓夢,中國醫藥大學楊良友國際長帶團參展,與馬國學生及家長交流十分熱絡,積極協助學子來台就學圓夢。

Read More »

中國醫大學2022年11月4至6日將舉辦 《2022台灣國際創新生物醫學峰會》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為激發台灣年輕研究學者的研究熱忱,讓台灣在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能被全世界所看見,世界級科學家菁英薈萃的《2022台灣國際創新生物醫學峰會》2022年11月4至6日將在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國際會議廳連續舉行三天,邀請到諾貝爾獎得主Dr. Michael Rosbash…等21位國內外生物醫學領域的頂尖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對具前瞻性的生物醫學議題進行互動交流,還邀請台灣優秀的碩博士班學生及博士後學者投稿參加壁報競賽展,預期將有600人參與盛會,精彩可期。

Read More »

實踐「幸福長照in臺中」願景 2022臺中市金照獎徵件起跑!!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臺中市長照界之最高榮耀!為打造能讓失能長者高齡安老環境,讓年輕人生活無後顧之憂,實踐「幸福長照in臺中」之願景,臺中市政府為表揚投入臺中市照顧服務之長照服務績優單位及個人,並增進榮譽感及提升自我工作價值,預計2022年10月29日舉辦「2022臺中金照獎」表揚活動,活動徵件已經開跑了!自即日起至2022年9月5日受理報名,歡迎符合資格者踴躍報名,共襄盛舉。

Read More »

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易復發 免疫療法降低復發延長存活期

(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據衛福部2019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5千名乳癌病友,而在所有乳癌類型中,「三陰性乳癌」占比約10-15%。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乳房醫學中心劉良智主任表示,臨床發現有病友化療後容易較早復發,治療上不可一視同仁,因此進一步研究,找出容易復發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族群,給予對應的治療對策。

Read More »

中國醫大陳易宏教授與中山醫大黃相碩教授團隊 合作研究成果刊登國際知名期刊《神經炎症雜誌》

(特派員何維原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與中山醫學大學跨校合作團隊歷時五年研究發現,「薄荷」的植物萃取物--「薄荷醇」能產生神經保護功能,可有效減少急性缺血性中風動物模式的神經功能缺損,降低腦神經的發炎並改善腦部感覺與運動控制的功能。此一薄荷萃取物的使用方式已取得國家的專利,相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神經研究國際知名期刊《神經炎症雜誌》。

Read More »